Eric:在全球范围来看,您对AI应用有什么样的观察?
吴畏:先说AI赛道里的ToC应用,全球化的ToC应用跟国内ToC应用,侧重点不太一样,生态也有所不同。
-
情感陪伴类:国内的情感陪伴应用数量不如海外多,DAU也没有很大。举例而言,MiniMax在海外的情感陪伴应用Talkie已经盈利了,国内版产品星野流量却不如Talkie大,背后是国内外在内容审核的角度上有所区别。整体来看,国内情感陪伴类应用发展不如海外蓬勃。
-
教育类:目前这些相对来说DAU比较大的应用基本还是主做海外,国内它的做法是把软件跟硬件结合起来。
很有意思一点,在国内市场发展的ToC应用主要是大厂在做。但从全球市场来看,ToC应用其实有很多不同公司在做。这也导致,国内创业公司如果要做一个 AI应用,他会先问自己,我是做ToC还是做ToB?如果是ToC,大概率一开始就会设定为全球化的应用。如果做ToB,就做国内市场为主。
Eric:总结一下,ToC相关的AI应用,主要做全球市场为主;ToB应用主要面向国内市场。
吴畏:在国内做这类ToC的应用很难冷启动,没有流量。当然如果他已经具备一定资本实力,可以通过数字营销公司去买量,但很多创业公司支撑不了这样的模式。另一方面,创业公司相较于大厂,在内容审核合规上也更欠缺经验,结果就是它们会更偏向发展海外市场。其次,如果他们考虑收益的话,更有可能先去做海外,因为海外付费客单价基本就是乘以汇率。
Eric:国外用户对效率型产品的付费意愿都还挺强的。
吴畏:这就是我们刚才说的“省时间”应用。在中国主要是帮用户“花时间”,海外是“省时间”。中国人多,欧美国家人工相对比较贵,更需要提效,他们愿意付费。甚至一个很小的创业公司,都能同时买十几个SaaS(Software as a Service,系统即软件即服务)平台,很正常。
Eric:中国做的效率工具,在国外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。但这类产品现在还没有那么旺盛,绝大部分都还是做第一象限的产品:花钱,花时间。而帮用户省时间的第三、第四象限产品,还没有百花齐放的感觉。希望未来更多企业出现,去迎合用户消费习惯,取得成功。
对谈现场还设置了精彩的问答环节,以下节选问答精华:
Q:很多中腰部广告主都在做AI应用,我们怎么判断谁更有潜力?
A:如果要判断广告主短期内有没有投流打算,首先,它本身是否有比较多外部资金注入,如果他有投资人大量资金注入,那对他来讲,增长非常重要,它有可能一开始就会进行广告投流;另外就是白手起家,一开始不见得马上会去投流,但可能会做SEO(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,搜索引擎优化)、网红营销和社群,可以看它的流量变化,如果基于低投入情况增长五倍到十倍,那有可能会马上启动投流方式去获得流量稳定持续的增长。其次,还跟商业模式有关,如果依赖自身资金驱动的情况,ROI(Return On Investment,投资回报率)是否能回正。
具体到什么样的应用更有潜力、更能从用户那里拿到结果。目前我们看到的一类是娱乐应用,情感陪伴、小说类“花时间”应用。未来也许短剧可能也会有部分内容通过AI生成。另外就是生产力工具,帮人提效,看是否能够切中用户痛点、用户自身付费能力,以及产品降本的程度。如果他原来需要花两小时,你帮他降到2分钟或者20分钟,那他很可能愿意支付费用。
Q:2025 年,AI在营销领域有哪些实际应用的可能性?
A:去年和今年,大家更多看到AI在素材生产这块的应用。你在营销中需要什么?素材,包括视频、图片、文案。目前来看,纯生成的视频是无法用于广告素材的。2025年会不会有呢?我首先觉得这个有可能性。成本反而不是问题,它确实降低了生产素材的成本,主要是技术问题。毕竟现在更多还是短视频营销,如果这一块能够完全由AI生成,应该是2025年可见的一个方面。
另外是消费者洞察,AI更多还是提供辅助,基于大数据去了解品牌的目标受众,不同市场的情况。再到投放,其实智能化程度已经挺高的,但还有一个机会在于投放后的私域运营,如何让这些用户互动起来?AI 客服能不能起到一些作用?能够把这些花钱买来但又没有马上变现的流量好好养起来。
最后一个AI Agent智能体,自动化代理,一旦技术到达一定程度,实现完全的自动化,AI Agent有可能可以替代服务商。短期不会,但长期是很大的挑战,值得关注。
Q:现在中国的AI企业有两种模式,一种是接入其他自研大模型,另一种是有自研大模型。您觉得哪一种在未来有更大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?换一种方式说,AIGC技术壁垒是不是已经建立完好了?
A:做大模型的训练有周期也有成本。做应用不需要去直接开发大模型,可以微调、可以接API(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,应用程序编程接口),也可以外挂知识库,我自己觉得这是两条完全不一样的方向跟路线。
前者像发射火箭,要花很多钱,有可能发射成功,也可能会失败,无论如何都要花一大笔钱。这可能是AI排头兵们需要去做的事情,甚至是国家做的事情。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讲,真正能做的方向其实都是应用层,也会有很多技术,比如微调模型、外挂知识库、让大模型的能力更好地匹配你的场景。
我相对会觉得做应用是百花齐放的东西,对我来说更有吸引力。当然模型是基础设施,我相信未来就像我们喝水一样,任何时候想要喝水都可以随时随地取用。它是必需品,同时也是商品。